詳細內容

台北中山堂-生命的對話 蒲添生‧蒲浩明‧蒲宜君雕塑三代聯展

2015-03-07

生命的對話 蒲添生‧蒲浩明‧蒲宜君雕塑三代聯展

台北市中山堂
2012/06/30~08/30
展覽地點:台北市中山堂二樓第一展覽室

台北市中山堂廣場自民國38年10月10日起,豎立著台灣第一尊「孫中山先生銅像」,由蒲添生所創作,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,在台灣雕塑史上有重要的地位。蒲添生先生後代,其子蒲浩明、孫女蒲宜君亦相繼投入雕塑藝術,三人作品皆入選法國沙龍。中山堂為延伸廣場雕塑意象,特請蒲添生雕塑紀念館及蒲家後代,提供具代表性之雕塑作品,展出「生命的對話─蒲添生•蒲浩明•蒲宜君雕塑三代聯展」。

蒲家三代雕塑另一個共同的特質是對雕塑觸感的敏感度。三代的觸感皆有其表現擅長之處及特色。藝評家Heri Focillon說:「認識世界需要觸感的幫忙。」里德(Herbert Read)也說:「觸覺有其感性上的優勢。」─蒲浩明.文

蒲氏雕塑三代共同的特質是從傳統出發而不侷限在傳統的範圍裏面。把傳統當作珍貴的基礎和養分來看待。

第一代的蒲添生在台灣的近代史上開疆闢土,創風氣之先河。他的雕塑之道是無形的,它隱沒在技法當中,是典型的以技入道的雕塑家。

第二代的蒲浩明服膺李可染所說的「最大的努力從傳統走進去,用最大的勇氣從傳統走出來」,因此其風格於自在的轉化之中有多元系列的表現。

第三代的蒲宜君遺傳祖父及父親藝術上的DNA,根植於傳統。她自發性的悠遊於藝術的創作之中,且藝術上的表現原創性強烈。俄國文學家屠格涅夫說:「只要是玫瑰花,它遲早都會開花的。」我相信這句話。










自由時報
2012/07/01

雕塑世家 蒲添生三代聯展

〔記者翁聿煌/台北報導〕台灣知名雕塑藝術家蒲添生,留下不少珍貴作品,加上長子蒲浩明、孫女蒲宜君都在雕塑藝術佔有一席之地,祖孫三代即日起在中山堂舉辦聯展;蒲添生是台灣美術大師陳澄波的學生、女婿,台北市文化局為其出版「生命的對話—陳澄波與蒲添生」,緬懷兩位大師風采。

陳澄波與蒲添生 翁婿傳記出版
陳澄波是台灣美術運動的肇始者,也是台灣政治史的悲劇性人物,他是日治時期第一位加入抗日組織「台灣文藝聯盟」的畫家,戰後還曾加入國民黨,卻在一九四七年受二二八事件牽連,在嘉義火車站前被軍方公開槍決,年僅五十二歲。

陳澄波是蒲添生的小學導師,對蒲添生走上藝術之路具有啟蒙作用,日後陳澄波把大女兒陳紫薇嫁給蒲添生,兩人成為翁婿。

蒲添生三子蒲浩志指出,陳澄波在二二八事件中受難,臨終前的上午,在給蒲添生的遺書中,首先是記掛嘉義市民的安危,再論及藝術,最後才要蒲添生趕去慰問岳母。

蒲添生在製作因搶救火燒車內幼童而殉職的林靖娟老師紀念像時,罹患胃癌,寧願放棄積極治療,保存體力完成塑像兩週後去世,與岳父陳澄波都有公而忘私的大愛。

主辦單位在蒲添生逝世十六年後,邀請傳承衣缽的蒲浩明、蒲宜君,即日起至八月卅日舉辦「生命的對話—蒲添生、蒲浩明、蒲宜君雕塑三代聯展」,共展出六十三件作品,三代均曾入選法國沙龍展,蒲浩明、蒲宜君傳承蒲添生精湛的藝術手法,更以銅像、鋼板、不鏽鋼及玻璃纖維等不同材質,呈現出雕塑藝術的多元化風貌。